书展,一座城市的“江南雅集”
5天时间线上线下参与读者超1.12亿人次
《姑苏晚报》2021年07月12日 A04版

  本报记者 张丫 陶冠群 姜锋 王敏悦

  昨天,第十一届江苏书展在苏州落下帷幕。据统计,5天时间里,共有1.12亿人次在线上和线下参与了书展活动,书展主、分展场实现销售额9263万元,比上届增加1430万元。

  书展落幕,不落的是满城书香。尽管只有短短5天,今年的江苏书展面向全省和长三角地区,为爱书人精心构筑了一座丰盈有趣的精神花园,奉献了一场书与生活交织、文化与经济齐舞的阅读盛宴。回望书展,无论是绘本《苏州》的首发,还是《邮票上的江南文化》展览……“江南文化”的符号日益亮眼,苏式生活的魅力越发彰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人人尽说江南好”。无数诗人、词人梦中的江南,延续到现代,依然“风景旧曾谙”。在江苏书展期间,线上线下展馆集中展示展销了“苏州最江南”“典范苏州”“书香苏州”成果等一大批精品出版物和一系列文化活动。分门别类地推出美食、非遗、文史、园林等系列丛书,展现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仅古吴轩出版社就为读者奉上了《贵潘友朋信札》《苏州》等诸多新书,同时也将历年来关于江南文化的精品书籍进行了展示和销售。而当前,苏州正在着力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点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书展恰逢其时,为苏州推进“江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展示与呈现、转化与发展、传播与推广提供了舞台。

  以书为媒,以文化人。7月10日举行的《贵潘友朋信札》新书分享会,就展现了一本书、一座城、一个时代的故事。近800封书信,让我们看到的是“诗酒酬唱”,看到的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家族亲友之间,互换书法、藏书、画扇等物,培育族中子弟高雅文化趣味的家风、家教。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贵潘友朋信札》副主编孙虎说,“家族为国家之缩影,中国文化强调家国一体,国身通一,所以信札虽然是家族亲友、旧友同僚的往来书信,却给我们展现了晚清的政治、经济、文化。”它打开的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赓续的是江南一隅的文脉。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钱穆说,中国人生活上的最长处,是将“生活艺术化”,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来。而这一点,在苏州体现得尤为突出。把寻常过成诗意,就是苏式生活的哲理所在。

  散文集《苏式汤面》在书展上广受欢迎。它用一碗面的讲究,把苏州的早晨描述得格外诗意与美好。一碗苏式汤面,是苏式精致生活之截面,亦是江南饮食文化之精华。该书主编华永根,从事全市餐饮行业指导、管理及饮食文化研究工作近50年。他说,饮食文化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财富,需要代代传承、守护,而这些健康、讲究、细致的饮食观念正影响和改变着当下的年轻人。

  手工艺的精巧,是另一种苏式生活,被称为苏作、苏州风格。这种风格自明代中期开始,就已自成一派,引领潮流,“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书展上,“走进苏作,感悟江南”文化展演活动汇集苏州60后、70后和80后三代非遗传承人,展演苏作工艺、对谈“最江南”的苏式生活。不管是以苏州澄泥石为料的澄泥砚,还是入展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的苏绣《骷髅幻戏图》,抑或是悬于枕河人家窗前的方形鸟笼,都承载着这座城市人文和自然风貌的造物技艺与生活方式。

  2014年,苏州成功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将“苏州风格”发扬得更远、更广、更深。有人说,苏州有“日常中的江南韵,骨子里的中国范”。这方水土经岁月沉淀而出的城市格调和生活美学,已然成为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精美名片。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目光再回到书展。短短5天,全省132个线下、2个线上分展场同步进行,40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主展场,8万多种出版物、177场阅读推广活动,还有王树增、于洪君、康震、孙晓云、范小青等众多名家大咖,汇成一场万众“悦”读的书友嘉年华。

  阅读有一种力量,它关乎知识与更多的知识,智慧与更深的智慧。阅读,在哪里都可以,在书房、在书店、在图书馆,而在书展上阅读又有所不同,它让我们看见一个更大的书海,遇见一个个“潘多拉魔盒”,邂逅一个个有趣的灵魂。

  阅读还是一种风景。在江苏书展上,古韵今风的书香苏州馆、充满童趣的亲子绘本馆,简约大气的综合馆,都是风景。即便不具体走进哪一场活动,在展馆里信步漫游,也能在俯仰之间有所收获。年轻读者惊艳于一杯“牡丹亭”,那是由中国昆曲博物馆百花书局与苏州本土咖啡品牌“绯咖啡”携手打造的“昆曲咖啡”。最畅销的“在梅边”特饮,是一款梅咖,混合了青柠和杨梅两种风味,暗合了《牡丹亭》中的题词:“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咖啡的味道与词的意趣同样回味悠长。咖啡与茶出现在书展上,不仅丰富了“读书”的含义,也让读者慢下来、静下来,在书香缭绕中,抚平浮躁的心灵,安享阅读的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