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6日 09 版 版面截图 李余礼的趣味教学法受到孩子们欢迎。资料图片 原题:退休教师义务助学十一年 李余礼 让留守儿童快乐学习(故事·百姓影像)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华佗行医——名不虚传……”“对了,对了!”在江苏盐城射阳县海河镇,有一座特殊的“阳光房”。每到节假日和寒暑假,这个用透明玻璃门窗围起来的小院子里,总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四季的阳光变换流转,照过一个又一个花季,照在不同的年轻笑脸上。 这里是李余礼的家,也是镇上孩子们的免费课外辅导站,至今已开办了11个年头。 今年78岁的李余礼已是满头白发,瘦削的身材却显得很精神。他说,“我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退休后闲下来,也还是放不下孩子们。”2007年,他发现随着镇上的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老人们照顾孙辈难免力不从心,留守儿童放学后也缺乏好的学习环境。有着44年教龄的他决定发挥余热,开办免费辅导站。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较好的学习场所,他将家里的房子扩建做成阳光房,还置办了桌凳、黑板、算盘、卡片等学习用具。就这样,“余礼留守儿童辅导站”开张了。 有人觉得他傻,还有人问他:你拿着退休工资,不在家安享晚年生活,办什么义务辅导站,是图财还是图名?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中,这种质疑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位老教师善举的称赞。 来李老师家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高年级的都有。他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因材施教。为了辅导年幼的孩子学习汉语拼音,他自制上百套字母教具;对年龄大一点的则讲解成语故事、讲授电脑知识等,打开他们的视野。死记硬背、苦口婆心,从来不是李余礼的辅导特色。他更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会用一把长尺、几支彩笔,绘制趣味性的拼音卡、拼音棋,还编写了《音序歌》《单复韵母歌》等儿歌,并组织孩子们开展讲故事、乒乓球和歌咏比赛,自己掏钱购买奖品。 李余礼并不是一个人在做事。子女们都很支持他办辅导站,陆续添置了电子琴、腰鼓、活动服装等,让这里成为孩子们课后学习娱乐的好去处;老伴也全力配合、做好后勤工作,当这些孩子家中农活忙时,她就帮忙去接送,下雨、下雪天就安排孩子们在家里吃饭、休息。 “孙子以前顽皮不爱学习,儿子、儿媳又在外地,学校布置的功课我也没有能力辅导。送到李老师这里后,他感到非常开心,学习也有了自觉性,最近几次大考都在班级上游。”镇上居民钱芳说,当初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孙子“抓”来的,没想到取得这么好的效果。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11年来,参加辅导的孩子达850多人次,最早的已考上了大学。为了孩子们,李余礼先后花去近30万元,却始终不收家长一分钱。“我退休工资一个月有3000多元,家里还有些田地收入,生活上够了。”他总是这样说。 4年前,李余礼不幸患上了直肠癌。即便在住院期间,他还惦记着孩子们,不顾家人的担心,偷偷向护士借来纸笔,把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制作成一张张方便学习的小卡片。“我就是放不下那些孩子们。”他说。 今年李余礼被评为“中国好人”。他退而不休、热心教育的事迹感染着乡亲们。在各方帮助支持下,海河镇的课外辅导站已增设了十几家,其他退休教师也加入进来。李余礼以前学校的老校长戴志今年70岁了,每到放学时就到自己家附近的辅导站去义务辅导,“老李这么多年都坚持下来了,我也做点贡献。” “李老师不收钱,也不收礼物,我们心里很感激。”学生家长们交口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