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江苏书展|“洋苏州”现场深情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小康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9日下午,《“洋苏州”眼中的中国小康》新书分享会在第十一届江苏书展书香苏州馆举行。书中记述的长期生活在苏州的外国友人代表曾昭孔、苏平、约翰·詹姆斯·约翰逊夫人汤崇雁来到活动现场,以他们的视角呈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讲述他们在苏州奋斗的过程,以此展现外国友人亲身参与苏州建设、融入江南发展、目睹中国腾飞的历程。

小康之于苏州,有着特殊的涵义。1983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苏州考察时,构想了实践“小康”目标的光明场景。这些年,苏州人民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等发展机遇,绘就了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苏州画卷”。通过苏州这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一批批外国友人正细致地观察中国、品读小康。

分享会上,播放一段饱含深情的短片为观众展现了“洋苏州”在苏州生活、工作,并融入苏州的过程。透过苏州,他们在凝望中国;透过苏州,他们摸到了“小康中国”的强劲脉搏。

“春天的草长莺飞,夏日拙政园满池的荷花,中秋时分满城丹桂飘香,隆冬里蜡梅独占雪的风姿,苏州,每一时每一景的美,都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这是来自新加坡的通富微电副总裁、苏州通富超威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昭孔对苏州最深刻的印象。

从刚来时的传统江南水乡,到如今现代化高楼与青砖黛瓦的古宅交相辉映,苏州飞速发展,又始终保持着江南的味道,令曾昭孔印象深刻。他说:“我经常需要出差,每次出差回来,都能感受到苏州的变化。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日新月异’的含义。”

来自美国的苏平一家五口都把“苏”作为自己的中文姓氏。他刚到中国时,需要起一个中文名字,“当时我起了个名字叫‘平安’。后来有中国朋友说我的性格很像苏州人,建议我姓‘苏’,所以我们家就成了‘苏’家。”那时的苏平常常好奇,苏州人的性格到底是什么样的?不承想,2年后一家人就到了苏州,在之后的13年里再也没有离开过。

“苏州人普遍好客、儒雅、有耐心,即使是面对我们这些外国人。”苏平说,现在的苏州,不管是经济环境还是教育环境,都越来越国际化、现代化,交通也越来越方便。很多外国公司落户苏州,许多外国学子来此求学,苏州都非常欢迎和包容。作为苏州外国语学校国际初中部外教主管,苏平说,他正致力于将开放、奉献、相互帮助等“苏州特质”传递给外国学生,让他们和自己一样更好地融入这个“第二故乡”。

“过去的11年中,我们和苏州一起走过了公益慈善的‘小康之路’。”汤崇雁说,苏州人的乐善尚德,也为“小康”注入了爱的温度。2015年,汤崇雁发起了净水器“小黄桶”慈善项目。2016年7月,第一场“思源慈善音乐会”举行,“思源”是“小黄桶”慈善项目的名称,来自人们熟知的成语“饮水思源”。100多位苏州的志愿者参加了这场音乐会,爱好音乐的约翰带头弹起吉他,20多个团队轮番上阵,不间断地演出了8个小时,共募集到了216420元。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约翰与汤崇雁夫妇想方设法,自己垫钱,在各界协助下7天抢到61万只口罩支援武汉。而这期间,党中央的果断决策,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高速高效让约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当时要从国外运送口罩到中国,苏州市政府的许多部门,以及志愿者总会等,第一时间就组建了团队协助我们,包括存款通道的开通、清关的开通、运输口罩过程中的绿色通道,以及救援物资的存放等。后来我们发现,这些工作人员都是共产党员,这对我先生的冲击是蛮大的。”汤崇雁说,也因此,约翰决定退休后不回英国,而是留在苏州,“这在以前,我是不敢想象的。”

《“洋苏州”眼中的中国小康》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入选“礼赞全面小康 致敬建党百年”江苏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获评2020苏版好书。该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讲述了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12位外国友人的故事。全书以苏州观照全国,从外国友人的视角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苏州为代表的中国全面小康建设成就,客观记述了小康生活的新时代特征,呈现了一幅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百姓生活幸福美好的多彩画卷。

分享会上,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副局长李贞强,苏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黄锡明,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张建雄向曾昭孔、苏平、汤崇雁赠书。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徐海就该书的出版价值、意义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苏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方伟阐明了在外国友人的视角下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特殊意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小康社会更鲜活更深刻的内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黄彦文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